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芒种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芒种特色活动 篇1
一、内容与要求: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一、内容与要求: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重点和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用各种方式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3、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4、妈妈准备发言。
四、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动
(二)庆祝活动
1、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邀请妈妈们入座。
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2、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按节目单表演节目。
说明: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主持人的语言应根据节目内容有所设计。
(3)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4)个别妈妈表演本领
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谢谢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5)妈妈说心声。
说明:通过妈妈代表说心声,体会妈妈爱“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幼儿爱妈妈。
(6)幼儿与妈妈一起游戏。
1)夹球比赛:幼儿和妈妈面对面夹球。
2)妈妈游戏——抢椅子
(7)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高潮。也是庆祝会的高潮,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如,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可以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三)关心妈妈:让孩子剥糖和橘子给妈妈吃,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
(1)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五)建议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
本次活动的.亮点:
1.幼儿在活动中讲述了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妈妈在家里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在讲述中,幼儿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孩子们在活动中,表演了许多的节目,妈妈看到了孩子们精彩的演出,全都热烈的鼓掌。
3.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都能大胆的上台表演节目,例如:吴睿豫和妈妈一起唱歌,王紫贝妈妈一起朗诵诗。孩子们大胆的演出,和妈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4.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在和妈妈共同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孩子们在观看妈妈做“抢椅子”的游戏中,一直为妈妈加油,每个孩子都希望妈妈能够获胜。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母子情感得到了升华。
5.在送礼物的环节中,孩子们都为妈妈送上了自己制作的一份小礼物,并说了一句祝福的话,每个妈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芒种特色活动 篇2
活动目标:
1、围绕“迎新年”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通过参加节日《迎新年》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新年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
3、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迎新年的愉快情绪。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
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
2、新年倒计时。
师:离“新年”还有几天?
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新年的到来。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太阳公公出来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是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的?
(2)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昨天,新年老人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树。
师念贺卡上新年老人“写“的话:”小朋友们,过了新年,你们就又长大一岁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2、师:过了新年,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
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
3、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请配班教师帮忙记录下来,挂在“愿望树”上。
4、播放“新年老人”的录音,萌发对新年的期盼。
新年老人:孩子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新年快要到了,你们要怎样欢迎我呢?(引出下一环节)
(三)引导幼儿装扮“愿望树”,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
1、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要怎样迎接“新年老人”的到来呢?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第一组:制作贺卡
材料:卡纸裁剪成各种贺卡形状、彩笔、帖帖纸、废旧图书等。
第二组:制作彩链、拧花、剪窗花,继续丰富活动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皱纸、手工纸、剪刀等。
第三组:装扮“新年愿望树”。
在“愿望树”上挂上一些小礼物和装饰用的彩链、彩灯等。
2、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着“愿望树”,高兴地唱、跳,交换新年礼物,再次感受浓浓的新年氛围。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活动后的日子里帮自己的孩子实现许下的愿望。
教研组评析
(一)选材
丰富多彩的新年蕴含了许多节日特定的认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礼物、新年人们的年龄变化等等,是幼儿学习的教材,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谈话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从选材来看,所选内容很恰当,很合时机,是幼儿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
(二)从组织实施来看
1、让环境说话。陈鹤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则中指出:“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让活动室充满了欢乐喜庆热闹的气氛。
2、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境:首先,把“新年”拟人化——“新年老人”,并巧妙地利用礼物“愿望树”,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接着,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老人,如装扮“愿望树”,然后,围坐在“愿望树”旁一起唱歌、交换礼物。在这个情境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能大胆地表达,很自然地诱导幼儿自觉地进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从师幼关系看
小班幼儿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此活动,孩子们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互动的,使幼儿想说、敢说,接着,带着兴趣转入操作活动,从孩子的活动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的活动热情非常高。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了发展。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
芒种特色活动 篇3
活动由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饮食上需多饮水,饮食清淡,需要午休,勤换衣勤洗澡。古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等谚语,民间这一天会举办:打泥巴仗、送花神、煮梅等习俗活动。
活动名称:
《芒种》
活动时间:
芒种节气当日
活动地点:
XXX幼儿园
单元课时
主题芒种——科学课《麦子和稻子》总课时20分钟
背景分析
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芒种丰收的喜悦。教学准备物质:实物麦子和稻子、PPT稻子和麦子制品、前期经验:周末家长带幼儿认识稻子与麦子教学重点知道芒种是收获的日子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教学设计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现在有哪些丰收了?——稻子,各种豆子,棉花
2、欣赏图片:丰收的食物小结:很多庄稼丰收,有稻子。麦子棉花,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3、可是呀农民伯伯遇上了一个难题,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麦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分稻子和麦子)说说稻子和麦子有什么不同?(图片)——稻子长的弯弯的,象麦子长的直直的,像(稻穗和麦穗)
4、稻子和麦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小秘密?(脱粒后的稻子和麦子)——麦子有一根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稻子头上有各小缺口、白色的麦子身上有一条裂缝。——稻子用来做米饭、米糕、稀饭,麦子用来做蛋糕、面包——稻子长在水田里,麦子长在旱田里。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二、故事:稻子和麦子
1、稻子和麦子一个中国在水田里,一个重在旱田里,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一起来听一听。
2、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
三、小结:
再次巩固稻子和麦子的认识。(备注或反思)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前,我们通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带孩子们去收割好的稻子,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芒种特色活动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懂得环境的整洁美观要靠大家的努力,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做环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墙画
2、劳动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图片:各种墙壁
提问:这些墙壁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为什么?
小结: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墙壁。平整、镂空的、造形的等等,整洁美观的墙壁可以装饰美化我们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
二、展开
1.观察讲述《雪白的墙壁》
(1)街道的一角,工人叔叔正在粉刷外墙。
提问:图中的叔叔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在街道一角,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整洁、美观,工人叔叔正在粉刷街边的墙壁,瞧!叔叔脸上都流汗了。
(2)一群小孩在白墙边踢球,蹭的'白墙上很多痕迹。
提问:这些小哥哥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对不对?
教师:小朋友在路边踢球是不对的,既不安全又破坏卫生,看!雪白的墙壁上多了几道脏脏的痕迹。
(3)夜晚,有人在墙壁上粘帖"小广告"。
提问:夜晚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做对吗?
教师:在墙壁上乱帖乱画是不对的,要坚决制止。
(4)经过清理、擦洗,墙壁又变干净了,人们还在上面画上了公益宣传画。
提问:墙壁怎么变干净了?变成了什么样?
教师:美丽的环境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用双手把环境变得更美吧。
2.体验活动《我把墙壁变干净》。
教师引导幼儿用抹布擦拭、清洁活动室的墙壁。
三、结束活动
讲评,以表扬、肯定的语气,从回答问题、劳动积极性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评价。
六、活动过程:
整体活动流程: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31日(星期四)
活动地点:包头铁西幼儿园大活动教室
活动流程:
1、9:20家长准时入园
2、9:30~12:3020xx年春节活动:(共180分钟)
1>舞蹈兴趣班表演《猪猪侠》
2>园长致新年贺词
3>小(中)班表演《吉祥娃娃》
4>大班表演《新年大吉》
5>学前班表演《新年快乐》
6>亲子纸浆画制作
7>全勤宝贝颁奖仪式
8>抽奖
9>亲子包饺子
10>自助餐
3、12:30家长带幼儿有序离园
具体节目表:
1、9:30——9:35开场舞蹈:由舞蹈兴趣班表演《猪猪侠》拉开帷幕,5分钟(大约时间)
2、9:35——9:40,园长致新年贺词,15分钟
3、9:40——9:45,小(中)班表演《吉祥娃娃》,5分钟
4、9:45——9:50,大班表演《新年吉祥》,5分钟
5、9:50——9:55,学前班表演《新年快乐》,5分钟
6、9:55——11:25,亲子活动:纸浆画制作,1.5小时
7、11:25——11:40,颁奖仪式:铁西幼儿园_年下半学期全勤宝宝,15分钟
8、11:40——11:55,抽奖活动,15分钟
9、11:55——12:00,谢幕&合影留念,5分钟
10、12:00——12:15,亲子活动:包饺子,15分钟
11、12:15——12:55,自助餐,40分钟
12、12:55,家长有秩序带幼儿离园
芒种特色活动 篇5
设计意图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活动目标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麦田”,导入主题。
——看看这是什么?(麦子)
——麦子是什么颜色的呢?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妙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奇奇和妙妙帮助叔叔阿姨们收麦子,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视频并出示组图“青梅-1”,引导幼儿了解芒种煮青梅的节气习俗。
——爸爸在收麦子时想喝什么?(青梅酒)
——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还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汤)
小结:芒种时,南方有煮青梅的习俗。这时候的青梅虽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们会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汤。
2.出示图片“青梅-2”,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新鲜的青梅长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吧。
——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绿色的,圆圆的)
小结:芒种时,青梅树上结满青梅,新鲜的青梅是绿绿的、圆圆的。
出示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发放手工材料,鼓励幼儿制作“麦子”和“青梅”,感受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就快要到了,我们一起来让“麦田”里长出“麦子”,让“青梅树”结出“青梅”吧。
1.根据幼儿意愿,将其分为2组,一组制作青梅,一组制作麦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组图“麦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导幼儿了解“麦子”与“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2)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麦子”、“手工作品-麦子”,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制作方法。
——麦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什么材料会像麦秆一样弯弯地垂下来?
——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灿灿的麦穗?怎么做能让麦穗看起来饱满呢?
(3)出示图片“麦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导幼儿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发放手工材料,幼儿分组自制,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建议:对于制作较快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继续制作另一种手工。
4.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麦子”和“青梅”布置在环境中。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环节4延伸至区域活动;或将本活动分2次活动开展,第一次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和煮青梅的节气习俗,第二次活动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制作“麦子”和“青梅”。
日常活动
芒种前后,园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汤,与幼儿共同品尝。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到麦田拾穗,切身体验芒种麦收的喜悦。
2.有条件的家长可带领幼儿摘青梅、赏合欢花,感受芒种时合欢花开、青梅成熟的节气特点。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二十四节气:忙忙忙,农民伯伯最忙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芒种的节气特点。
芒种特色活动 篇6
目标:
1.“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
2.了解谷穗、谷子、米、粉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是我们每天的重要食粮。
3.乐意观察完整植株,知道它是植物,名水稻,谷子是其种子。有爱惜粮食的意识。
准备:
稻穗、谷子、米粒、米粉、米糕、水稻植株
过程:
1.请幼儿自由观察桌子上提供的谷子、米、米粉,鼓励大家仔细看看、摸摸、闻闻,说说它是什么?从哪儿来?(教师不要马上肯定或否定幼儿的发现和回答)
2.观察稻穗。
(1)在每桌上提供四棵稻穗,让幼儿看看它是什么?与米、谷子、米粉对比,说说和哪种是一样的.。
(2)留下谷子与稻穗(教师暂时收走米和米粉),请幼儿对比观察,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弯下来?在幼儿表述中区分“一个稻穗”和“一粒谷子”。
3.幼儿剥谷子。请幼儿边剥边告诉组内同伴自己的.发现,激发孩子的兴趣,发现米粒与谷子的不同,并鼓励幼儿把剥出来的新米放入口中咀嚼,品辨,自由发表感受。
4.观察植株。
提供一株完整的水稻让幼儿看稻穗与植株的关系,从找根、茎、叶、果实的过程中,了解穗长在顶端、谷子是稻的种子。
5.品尝点心。
品尝、了解米和饭的关系。吃米糕,了解米与米粉的关系。
-
文采网小编为您推荐芒种特色活动专题,欢迎访问:芒种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