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系列五篇)

时间:2025-06-16 作者:文采网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五、活动评价,表扬做的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样样的(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

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就应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齐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那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这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齐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

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必须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把5个以内物体按高矮正、逆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高矮的顺序关系;

3、乐于参加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会变的小丑

2、学具:5个高度不一的瓶子

3、幼儿操作手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放松活动“对对碰”“高人和矮人”

(1)“小朋友,头碰头,头碰头呀头碰头……”依次和旁边的小伙伴碰头、碰手、碰肩、碰脚等

(2)在教室里排队跟随老师模仿高人矮人走,老师发出“高人”的'指令,幼儿垫起脚尖走,老师发出“矮人”的指令幼儿半蹲着走,而后逐渐发出“变高了”“又变高了”“变矮了”“又变矮了”的指令幼儿模仿动作。

二、集体活动

(1)初步感受高矮的顺序关系

A、出示“会变的小丑”脚的部分,引导幼儿观察上面分别有什么标记?(月亮、花和星星)

B、谁来帮它们找找身体在哪里?(引导按图片上的标记找)

C、哪个是它们的头呢?赶紧来找一找。

D、呀,三个小丑完成了,看看,谁最高啊?

E、来帮帮李老师,把最高的放在第一个,然后放哪一个小丑呢?你来放一放

在帮助老师的过程中进行按高矮排序的练习

完成后引导幼儿从前(左)往后(右)看,小丑越来越矮了,反之越来越高了。

(2)增加难度5个排序:排5个高矮不一的瓶子

个别幼儿上前操作,老师提醒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三、小组操作:

(1)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

(2)《操作册》11页的操作活动

(3)五个瓶子进行高矮排序操作

四、结束游戏活动

“身体动作表现高矮”,引导幼儿可以用举手、抬腿等动作表现自己的身高变化,增加乐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发展它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为小学学习几何形体做些准备。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我将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编成简短的故事,再结合图形拼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使幼儿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白兔、萝卜、蘑菇图片各一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白兔过生日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二、观察小白兔的出行路线请一个小朋友将路线用线连接起来,观察像什么图形。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四、 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并一一出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故事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由于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所以孩子丰富的不是很多。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要求:

1、透过拔萝卜的游戏,复习5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不同排列形式。

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准备:

一.出示T课件,提问:

1、这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呀?(小兔)

2、小兔最喜欢吃什么呀?(请幼儿说一说)

二、介绍游戏玩法;

1、兔妈妈请小朋友去帮忙拔萝卜,搬运萝卜。

2、出示萝卜地的萝卜,提示:点数方法(能够目测也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并用集合圈的动作,说出总数。

三、游戏“拔萝卜”(点数)

1、幼儿分批自由挑选一长萝卜卡片点数。

2、幼儿听指令去取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总数。

3、以弟弟朋友找一找,与圆点卡片上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总数。

4、请妹妹朋友找一找,与圆点卡片上的圆点一样多的'萝卜。

四.帮兔妈妈“装运萝卜”

出示3只筐,分别装有3、4、5的圆点标签,请小朋友帮忙兔妈妈把萝卜点数后装运到相应的大筐里,边送边讲“几只萝卜放在几个圆点的筐里”。

本文来源:http://www.97wc.com/jiaoan/5222.html